4月13日,深中通道进入桥梁荷载实验阶段。图为多辆大卡车在中山大桥桥梁跨中方位展开静载实验。图片来自:南方日报
4月13日,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已顺畅进入桥梁荷载实验阶段,为6月具有通车条件冲刺。接下来,136辆最大总重约5000吨的大卡车组将为深中通道中山大桥、伶仃洋大桥、非通航孔引桥进行“体检”。荷载实验作业将继续至4月17日。
荷载实验是大桥通车前有必要阅历的关键环节,分为静载实验和动载实验。经过等效模仿通车后的负荷承载状况,现场测验桥梁各部位(如主梁、主塔、缆索)的反响数据,判别桥梁承载才能是不是契合规划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,为往后长时间健康监测供给初始数据,也为日后维护、办理的决议计划供给科学依据和支撑。
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总长约17公里,包含斜拉桥中山大桥、国际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伶仃洋大桥和非通航孔引桥。为科学高效完结荷载实验,项目选取了60米跨径混凝土梁、110米跨径钢箱梁、主跨580米中山大桥和主跨1666米伶仃洋大桥等4个有代表性的工点做实验,覆盖了海中桥梁悉数结构类型。
在中山大桥的静载实验中,64辆大卡车依照工程师提早计算好的方位摆放好,以8×8的方阵在桥梁跨中方位停好,工程师从提早安装好的传感器等设备中读取数据,检测桥梁位移和应力状况。
在之后的动载实验中,工程师还将组织行车在桥面上来回匀速行进测验动力参数,而且模仿路途不平坦设置跳车实验,以测验轿车冲击系数。

